
吴女士拿着体检报告来问医生,被查出患有甲状腺结节。医生为了判断结节的良恶性,建议她做一个穿刺活检。一听说要做穿刺,她整个人如临大敌:我这病这么严重是诊断恶性肿瘤的金标准,是指导后续治疗的重要依据。但是,穿刺检查会导致肿瘤转移吗?这是很多患者的担心。
患者的担心主要分为三点:
- 理论上来说,穿刺活检作为一种侵袭性检查,有促进肿瘤转移的可能,但实际临床中,穿刺导致转移的病例非常罕见。
- 你别不信,我给你好好解释解释。人体血液循环中原本就有千万个原始的肿瘤细胞,只不过会被免疫系统及时清除,并不能形成肿瘤。通过穿刺针带出来的肿瘤细胞非常少,远达不到人体正常血液循环中的数量,所以造成转移的几率微乎其微。
- 随着穿刺器械的不断改进以及穿刺活检的理念不断更新,直接穿刺进肿瘤后再拔出体外的方法基本被淘汰,目前采用的多是在彩超或CT引导下空心套管细针穿刺活检术。这种方式有两个优点:①在影像辅助下可以有效避开大血管,最大程度降低肿瘤细胞进入血液循环的可能。②穿刺取材器的外面有一个保护外套,器械像圆珠笔一样,外面的笔杆贴到肿瘤表面后,按动开关让笔杆里面的笔芯穿刺入瘤体中,笔芯取材结束后会退回到笔杆内。由于穿刺入体内的笔杆未接触到肿瘤,所以穿刺针在拔出的过程中,避免了肿瘤细胞的针道种植和人为的播散。
- 最后,即使出现肿瘤细胞种植,其倍增时间也需要数周至数月。如果在穿刺活检后的数周内进行手术、放化疗、靶向或免疫等抗肿瘤治疗,肿瘤扩散转移的风险也会被降低。
因此可以说,穿刺活检是一项安全且有效的检查手段,理论上的转移风险在临床中可以忽略。
穿刺活检可否用其他无创手段替代呢?
就现阶段技术而言,穿刺活检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检查手段。影像学检查和血液学检查都可以辅助诊断恶性肿瘤,但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