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成果显著
中国胸痛中心的建设已经逐步形成了覆盖全国地域的胸痛救治网络,达到100%省级覆盖,96%县域覆盖,带来了救治效果的提高和救治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院内救治成果明显,院前院后仍需加强
尽管院内救治效率有所提高,但患者发病到首次医疗接触(FMC)或到达医院的流程在前端仍有相当的延迟。粗略统计,中国有四分之三的急性心肌梗死等主要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家中死亡。出院后患者的复发风险也较高,需要加强院后管理。
延伸救治效果至院前院后
为了进一步提升胸痛救治效果,需要将救治效果延伸至院前和院后。

院前救治
通过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一级医院合作,形成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加速患者转院,做好康复和后续随访工作。
院后管理
加强患者出院后的随访和用药管理,确保患者规范用药,降低复发风险。
质控指标和公众健康素养
更新后的《胸痛中心质控指标及考核办法》新增了住院期间危险因素规范管理率和出院带药符合指南推荐率等关键指标,强调规范化管理。提升公众自我健康素养,掌握基本救治常识,也至关重要。
结论
通过延伸救治效果至院前院后,加强质控指标和提升公众健康素养,胸痛救治网络将得到进一步织大织密,为患者带来更及时、更有效的救治,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和复发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