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是儿童常见的症状,其原因多种多样。家长应密切关注病情发展,尽早确定腹痛原因,采取正确的治疗策略。
常见腹痛原因
- 肠痉挛(肠绞痛):小儿腹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多见于3个月以内易激动、兴奋、烦躁不安的婴儿,往往发生于夜间。
- 急性肠套叠:最多见于婴儿期,以4~10个月婴儿多见,主要症状包括腹痛、呕吐、腹胀、腹部腊肠样包块、粉红色、果酱样或血性大便等。
- 嵌顿性疝:也可能引起腹痛。
- 肠道感染:例如肠炎、痢疾等,也会导致腹痛。
家长需关注的异常表现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若发现宝宝肚子疼,除了关注腹痛,还需注意宝宝有无其他异常表现,如:
- 排便颜色及性状是否改变
- 皮肤颜色是否改变
- 是否有呕吐
- 宝宝的饮食是否受到影响

发现上述异常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肠绞痛时的家长处理方法
宝宝肠绞痛时非常难受,家长可采取以下方法安抚:
- 使宝宝卧床休息
- 在安静的环境中有节律(每秒1~3次)地摇动宝宝腹部
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应立即到医院检查,不可耽搁诊治时间。
腹部超声检查提示肠系膜多发淋巴结肿大
各种细菌、病毒等可能通肠黏膜引起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这就是肠系膜淋巴结炎。宝宝会表现出发热、腹痛、恶心等症状。家长不用过分紧张,该病预后较好。但如果患儿腹痛较为明显,须抓紧时间就诊。
误区提醒
误区:发现宝宝肚子疼时喂止疼药
正确做法:宝宝肚子疼的常见原因是肠痉挛,家长可用手轻轻按摩宝宝腹部。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带宝宝去医院,不可自行喂给宝宝止疼药,以免掩盖病情,延误诊治。
更多内容推荐
关注「国家孕婴网」,获取更多儿童健康科普知识。
策划:谭嘉王宁
编辑:宣骏超
平台:国家专业孕育知识科普平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