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在月之暗面的局中人 杨植麟 (月之暗面怎么召唤)

科技资讯 2024-11-24 06:19:36 浏览
投资人

11月16日,陷入前投资人仲裁风波的主角杨植麟突然出现,并对外发布了一款数学模型。杨植麟将自己的数学模型k0-math对标OpenAIo1系列,主打深入思考。对于从不对外讲技术的月之暗面而言,这一动作有些异常。

在产品方面,杨植麟表示他们未来的重心依旧在Kimi上,且暂时也不会再拓展海外市场。不过,国内toC生产力工具迟迟难变现的现状,对月之暗面和杨植麟提出了巨大考验。当下,技术的故事对于资本市场而言,似乎也不再性感。有投资人直言,这年头、这个环境,以月之暗面现在的估值水平,发啥(模型)都没帮助。下一轮月之暗面的估值至少要40亿~50亿美元,谁还能投得起? 公司应该专心做好应用。现在基础模型的收费低,能力也足够强,只要针对自己的产品和场景做优化就很好用了。他说。

从成立以来,月之暗面从未对外发布或推出自己的大语言模型,也不像同行那样拿自研模型去打榜或冲榜。其官网也显示,月之暗面的语言模型基座依然是MoonshotAI,供给B端API调用的模型,依然是moonshot-v1-8k、moonshot-v1-32k、moonshot-v1-128。一年多来,公司唯一对外输出的,只有Kimi。

2024年9月,月之暗面的出海产品Ohai和Noisee,被曝出进行了业务调整,或缩减合并到Kimi本身,或裁撤项目。对此,杨植麟在11月16日媒体交流过程中回应道,今年2~3月份,他做出了聚焦Kimi的决定。基于对美国市场的判断和我们自己的观察,我们决定必须要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我会观察海外的情况,去判断哪些业务上限最高,接下来思考哪些业务最匹配我们的能力,基于此做聚焦,去把核心的创新能力做好。

孤注一掷的Kimi

模型

在聚焦Kimi的同时,月之暗面在投流方面也是大手笔。AppGrowing上显示,Kimi在10月投放量飙升,20天投出1.1亿元,接近其整个三季度的总和。但在部分AI行业从业者看来,月之暗面投流投得太没有规划性了,各个社交平台都投,究竟要吸引哪部分用户群体,感觉他们自己也没想清楚。

也有投资人认为,月之暗面将所有重心都放在Kimi上,还疯狂砸钱投流,是不太理智的做法。在该投资人看来,Kimi作为一个生产力工具,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没有黏度,用户用完就走,没有任何使用场景。二是商业变现很难做,如果走付费订阅模式,用户不用了就会立马取消,很难形成持续的收入。

局里

对于以上争议,月之暗面方面尚未回应。

目前,月之暗面的估值依然高达25亿美元。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也将成为杨植麟和月之暗面最大的负担之一,未来想要获得融资将非常困难。

杨植麟曾表示,在大模型的广袤天地里,我们都是小学生。这句话在今天看来,依然很有道理。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